映象网鹿邑讯(见习记者 申学南 通讯员 陈海棠 朱丽)11月1日,河南省楸树协会2019年年会暨楸树产业高端论坛在商丘举行,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家麻文俊,国家楸树联盟理事林春晓,河南省林业厅种苗站主任刘占朝,河南省楸树协会会长马祥泰,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苏金乐、纳百川董事长董涛等各地林业专家学者,全国楸树种植公司、合作社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为期三天。鹿邑县林业局长宋委,鹿邑县高集乡党委书记付强应邀出席会议。
在鹿邑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楸树种植已成为高集乡的支柱产业,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目前,在高集乡的田间地头、沟渠河道、通村路、废旧空地上已栽植楸树32万棵,发展楸树苗圃15000亩,千亩以上基地四个,河南省楸树协会会长便是从高集乡楸树林里飞出的金凤凰。
此次会议主要分两项议程,首先统一乘车赴鹿邑县高集乡和商丘永城市进行实地观摩楸树种植基地,然后赴商丘举行楸树产业高端论坛。11月2日上午,观摩组一行到达高集乡参观“楸树之乡”建设及楸树良种基地,高集乡党委书记付强带领大家观摩并做一一介绍。在千亩楸树林基地,大家参观后纷纷谈论可学可鉴之处,在楸树林里拍照留影。付强说,自己曾经一句五年规划的豪迈之言,成为了高集乡党员干部的努力目标,为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为打造“楸树之乡”,全体党员干部不懈努力,前五年卖苗,已见很大成效,以后让它长成参天大树,延长楸树产业链条,更好地让楸树造福群众,目前楸树展览馆、楸树产业发展办公室、楸树技术培训中心等楸树基地建设已初步建成,让楸树产业更加科学有效发展,让楸树成为高集乡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永城市,观摩组在刘炳毅的带领下,参观了永城市两处楸树基地,对楸树不同密度栽培生长表现,楸树扦插规模化繁育现场进行参观,大家对洛楸1号的良种扩繁及应用推广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11月3日,楸树产业高端论坛在商丘维景国际酒店举行,会议分别由河南省农业大学林业教授苏金乐、水融肥专家崔俊义、河南省林业厅种苗站主任刘占朝就林业目前存在现状和发展前景,水融肥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楸树良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与要求等进行深入讲解,认真阐释。河南省楸树协会会长马祥泰收集各方提出问题提交专家团队,由专家现场逐一解答,专家论坛更是深入人心,让参会人员收获了一场楸树产业种植的知识盛宴,都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受益匪浅,为楸树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技术支持和具体措施方法,为下一步选育良种、繁育推广、合理管护奠定基础。
高端论坛结束后,会长马祥泰做年度工作报告,规划楸树协会发展方向,董涛对与会人员如何发挥团队精神、如何做大做强产业的发展理念进行培训。
据悉,河南省楸树种植业协会成立于2018年,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登记,并由河南省林业局监督指导的社会团体,协会以“充分整合楸树优质资源、建立完善行业标准、推广优良楸树品种、支持绿色中国和森林河南建设”为宗旨。重点推广楸树良种和高效稳定的育苗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楸树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制定行业标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因高集乡楸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高集乡马祥泰被选举为会长。
(鹿邑新闻热线:176 3437 0552,传稿邮箱yxwlypd@163.com。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为进一步推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宣传各地扶持政策,点燃大众返乡创业热情,映象网特推出大型联动专栏《金燕归巢 筑梦乡村》,一窥河南18地市返乡先锋兵的创业传奇,书写河南“三农”崛起出彩篇章。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区块链被正式纳入其中。站上新基建风口,区块链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迎来多行业场景布局和加速落地应用的新阶段。
产业扶贫项目是周口市川汇区优先扶持的项目,为此,川汇区发挥扶贫车间作用,建成了6个标准化扶贫车间,贫困群众在此就业,每月可得到2000元左右的收入。
近日,为贯彻落实省联社关于金融扶贫的工作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金融知识和信用意识,商水农商银行练集支行组织开展了一场“送金融服务下乡”活动。
5月30日下午,扶沟县政府领导张颖波、赵红亮、任松奎和蔬菜种植大户、农业科技人员、农贸市场负责人、蔬菜专业村党员干部等人面对面恳谈,找问题、寻良方、实打实共商蔬菜产业兴旺发展的好路子。
以蔬菜产业闻名的蔬菜生产大县扶沟县,素有“中原菜篮子”的美誉。近年来,该县不断强化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区域布局,全力打造“中原菜都”,走出了一条扶沟特色的蔬菜产业化道路。
,8月16日至8月30日,扶沟县包屯镇县人大代表谭松根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免费在金博农公司院内举办为期15天的小麦种植技术培训,预计培训人数达到4500人次。
3月15日上午,周口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路云带领市政府办、市农业农村局及扶沟县领导张颖波、詹凯、段然、朱良杰等到杞县考察大蒜产业发展情况。
时下,构林镇积极探索“订单收购”、“入股分红”和“务工增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致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让更多的产业加入带贫队伍中,确保贫困户稳定、高质量脱贫。
“在这里上班也不累,还能照顾家,非常感谢镇领导,感谢党的好政策。”贫困户张玉红对记者说道。3月24日,在河南省项城市丁集镇百鹿坊服饰有限公司内,张玉红正在原材料车间内忙碌。现在她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因为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外出就业难,她被镇政府推荐安置到这里就业,她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