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量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标准,年度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地方,将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
据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要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年度评价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年度评价重点考查绿色发展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动态进展情况。主要包括资源利用(权数29%)、环境治理(权数37%)、治理能力(权数7%)、生态保护(权数9%)、增长质量(权数10%)、绿色生活(权数8%)等6个方面。
目标考核重点考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突出公众的获得感。主要包括资源利用(28分)、生态环境保护(42分)、年度评价结果(24分)、公众满意程度(6分)、生态环境事件(扣分项)。
目标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和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依据各地得分情况,考核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至89分)、合格(60至79分)、不合格(59分及以下)。各地约束性指标有2项未完成的,考核等级进行降档处理;3项及以上未完成的,考核等级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量化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后,河南将对年度评价指数排名前3位或考核等级为优秀的省辖市、直管县(市)给予通报表扬。对年度评价指数排名后3位或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省辖市、直管县(市)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地方,还要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
近两年,灵宝市西阎乡常阎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随处乱倒的垃圾不见了,街道干干净净,沿街墙壁做成了文化墙,绿化带里花草繁茂……村民说,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他们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来自三门峡市环保局的邓江的努力。
近两年,灵宝市西阎乡常阎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随处乱倒的垃圾不见了,街道干干净净……
许昌,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有“莲城”的美誉。近半个世纪以来,许昌却成为缺水之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0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一半。缺水,成了许昌发展的最大瓶颈。
今年许昌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动员组织全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走基层、进社区”的形式向市民开展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和雨伞,广泛开展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全国国土规划纲要、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的宣传,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增强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营造全民珍惜土地的良好氛围,共同珍惜合理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为提高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土地资源,增强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营造全民珍惜土地的良好氛围。
6月25日上午,汝州市土地局在该市文化宫广场举办全国土地日“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宣传活动。
6月25日上午,汝州市土地局在该市文化宫广场举办全国土地日“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土地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沧海、市政府党组成员郑旭银莅临活动现场。
宛城区围绕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等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五水共治”、林业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为实现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提供了生态环境保障。
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正值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2月25日、26日,驻汝武警部队组织130名官兵,牺牲双休日休息时间,来到革命老区大峪镇邢坪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参与驻地生态文明建设。
西平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自2015年冬开展以来,以“六线三园”绿化为重点,用大项目带动为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新机制,加大投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运作,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6年,汝阳县林业系统紧紧围绕年度绿化造林目标,突出重点,提前谋划,抢先运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6年12月16日,鄢陵县法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
11月1日,省林业厅造林处副处长张松山带领省农大林学院、院长苏金乐专家考核验收组一行赴西平县检查验收创建工作。
唐河县城郊乡结合乡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措施,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总抓手,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乡村文明程度。
近日,南阳市政协领导亲临唐河,召开了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唐河座谈会。